長庚醫院26日於馬來西亞舉辦大型研討會,出席貴賓前雪州衛福部總監拿督卡利(Dato Dr Khalid Ibrahim)(左起)、立法委員暨新南向國會交流促進會執行長鍾佳濱、長庚醫院副總執行長蘇輝成、友華生技董事長蔡正弘、馬來西亞拿督李棟超、吉隆坡士布爹國會議員YB Teresa Kok、MET執行長吳明彥、馬來西亞前人民公正黨副主席蔡添強。 【工商時報|侯享】
台灣長庚醫院承接政府新南向計劃後,偕同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攜手台灣醫衛廠商緊鑼密鼓登陸馬來西亞,開創台灣醫療新藍海。 26日與馬來西亞當地機構在吉隆坡會展中心(KUALA LUMPUR CONVENTION CENTRE,KLCC)聯合舉辦大型研討會,主軸聚焦「智慧醫院」與經驗成果分享。出席貴賓包括前雪蘭莪州衛福部總監拿督卡利(DATO DR KHALID IBRAHIM)代表馬來西亞衛生部副部長、雪蘭莪州資訊科技與數位經濟機構首席執行長MR YONG KAI PING、台灣立法委員鍾佳濱、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一等秘書吳玲瑩、貿協處長張曉茜等。 研討會主題為「改變醫療未來趨勢:2023尖端醫療與智慧醫院研討會」,包括馬來亞大學、新康集團、鷹閣醫院、同善醫院、馬來西亞電信公司等代表以及台灣廠商,總計線上及實體共超過300人與會,會中共同探討如何透過醫療器材、資訊系統等工具創新或數位轉型方式,為醫療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和更多新的可能,協助馬來西亞更多醫療夥伴推動智慧醫院的建置,提升當地病患滿意度。 前雪蘭莪州衛福部總監拿督卡利致詞時表示,馬來西亞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動醫療資訊系統(HIS)及電子病歷(EMR)的導入,透過馬來西亞數位經濟局(MALAYSIA DIGITAL ECONOMYCORPORATION,簡稱MDEC)帶領DIGITAL HEALTH發展。因此希望透過本次活動,學習台灣的經驗,更有效率的透過智慧醫療解決醫護人員高度負荷的問題。 研討會上午場與MMA合辦具4個進修學分,針對臨床照護端分享智慧醫療提供更多的治療方式,下午場智慧醫院發展大趨勢以及執行經驗進行討論。邀請到台灣員林基督教醫院院長李國維及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分享國際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及執行經驗,馬來西亞則由馬來西亞數位經濟局(MALAYSIA DIGITAL ECONOMY CORPORATION,簡稱MDEC)代表IR.DR.KARL NG,分享有關馬來西亞數位醫療發展方向。此外,台灣長庚偕同台灣特色醫療暨科技產品推廣中心(TAMC)共同發展馬來西亞的重要合作夥伴,包括在檳城TAMC駐點展示的十四家台灣廠商,包括長庚醫學科技公司、台塑生醫、研華科技、緯創醫學科技、富伯生醫科技、聯合骨科、台寶生醫、群曜醫電、友華生技、商之器、上銀科技、元太科技、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馬雅科技、永磐科技、遠東醫電科技等廠商,也分別上台或現場展示分享其產品特色及臨床應用成果,獲得與會者關注與好評。 下午在諸多貴賓及現場與會者的見證下,進行兩場重要合作簽約儀式,台灣友華生技正式委託當地公司協助申請藥證簽署合約書,以及新康醫療集團與壢新國際醫療集團的智慧病房合作案。這兩案是今年媒合的成功案例,後續還有許多當地大型醫療集團,陸續與台灣各廠商洽談採購合約,也是對台灣長庚醫院努力促成台灣廠商至馬來西亞發展的肯定。 友華生技看好馬來西亞發展市場,除了幾項藥物委託申請藥證外,也藉由此次交流會,推廣馬來西亞市場的發展。另由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代表與HMI GROUP新康集團CEO兼執行董事陳瑋嘉簽署的合作案,則是以台灣推動智慧醫療的經驗,協助新康醫療集團建置智慧病房,未來將作為該院人員教育訓練基地,朝向智慧醫院發展。 大會主席長庚醫院副總執行長蘇輝成表示,近幾年積極與馬來西亞建立醫療合作關係,期盼藉這次活動將臨床治療更多的方法介紹給當地,也透過台灣智慧醫院推動者實際且長期推動的角度,分享寶貴經驗,降低推動智慧醫療時產生的障礙,協助馬來西亞更多醫療夥伴推動智慧醫院的建置,為台馬兩地的交流合作開創新里程碑。 出處:工商時報 【自由時報|記者林惠琴|日本東京報導】 立法院長游錫堃赴日訪問,盼彌補及強化疫情期間延宕的雙邊交流,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也率領多家醫院、近40位醫界專家赴日,今日與日本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J)進行國門解封以來最大規模的台日醫療交流會議,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現身共襄盛舉,為台日後疫情時代展開國際醫療合作的重要起點。 MET去年9月在衛福部指導下,由國內12大醫療服務體系、3家學協會及4家健康醫療產業業者捐助成立,是推動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的專責單位。 MET與MEJ今年9月在台簽署「推動台日兩國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備忘錄」,隨著台日10月開放邊境,MET由董事長陳昱瑞、執行長吳明彥率團赴日,今日舉行台日國際醫療交流大會,台方包含行政院資深談判代表兼執行秘書蕭振榮、衛福部國際合作組主任劉麗玲及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鍾飲文等人都有出席,日方則是由MEJ理事長笠貫宏等多名專家與會。 「我嚇了一跳,這麼多人來!」謝長廷表示,台灣政府推動醫療領域產業化與國際化,在後疫情時代,更盼透過策略聯盟,結合半導體、資訊電子產業達到國際交流目的,而日本長年致力醫學、醫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且一直推動國際合作、耕耘國際交流,雙方可說是「一拍即合」。 謝長廷指出,在衛福部支持下,MET積極與MEJ合作,建立以患者為中心、合理醫療服務理念拓展亞洲醫療市場,相信雙方透過備忘錄簽訂、會議交流,台日醫衛產業鏈可望更密切連結。 笠貫宏提到,台灣已發展醫療新南向政策,日本正投入相關發展,希望透過此次合作推動交流的一些提案,加深台日相互理解。 陳昱瑞指出,台灣2018年起推動南向政策,跨出台灣、走向國際,會議上也分享在馬來西亞與緬甸兩地執行狀況,盼為台日醫衛產業鏈結合發掘更多機會。 另外,劉麗玲則再次感謝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贈送台灣疫苗,帶了一場及時雨、帶了愛給台灣的人民。 出處:自由時報Liberty Times Net 【中時|林周義】
在衛生福利部指導下,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響應我國新南向發展政策,將馬來西亞作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海外基地首站目標。MET昨與Matrix Concepts Holdings Berhad(金群利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寫下歷史性的一刻。 「金群利集團環球醫療中心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邀請到我國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使洪慧珠等台馬商會、醫衛產業之重要貴賓及代表親臨現場見證。 MET執行長吳明彥表示,金群利集團自2017年起,即向台灣醫療體系敲門尋求合作,該集團在馬來西亞房地產的發展上有口皆碑,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達城(Bandar Sri Sendayan)城市計畫也是該集團的重點方針,包括住宅區、商業區、家庭式俱樂部、金群利環球院校(Matrix Global Schools)、「d'Sora」時尚酒店等,佔地面積共有640萬坪,地點位於距離吉隆坡國際機場約40分鐘車程,積極打造達城成為別具一格的城市。 城中預計興建金群利環球醫療中心(暫名),希望導入台灣醫院管理模式與系統等,為當地及海外醫療旅遊的民眾提供國際化的專業醫療保健服務。惟因過去時空環境未成熟等多方限制,遲遲無法順利達成合作。好事多磨,在MET以醫衛產業合作平台模式,推動台灣醫療國家隊朝向海外落地發展,終於水到渠成,推動本案與台灣醫療體系的成功合作。 在全球後疫情時代復甦之際,MET期待藉由「金群利集團環球醫療中心」合作建置,成為台灣於海外落地醫衛產業的Demo site,將我國引以為傲的醫衛技術在地深耕,帶領我國醫療產業上中下游於新南向市場遍地開花。 出處:中時新聞網 【臺灣時報|記者林明憲台北市報導】
在衛生福利部指導下,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以下簡稱MET)響應我國新南向發展政策,將馬來西亞作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海外基地首站目標。 由MET郭顧問守仁擔任召集人組團邀集我國長庚醫療體系、高雄醫學大學體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眾志成城地攜手讓台灣優質醫療走向海外舞台。 於10月13日(四)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區,MET與Matrix Concepts Holdings Berhad(以下簡稱金群利集團) 完成「金群利集團環球醫療中心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會中邀請到我國衛生福利部石常務次長崇良、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大使慧珠長等台馬商會、 醫衛產業之重要貴賓及代表親臨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MET吳執行長明彥表示到,金群利集團自2017年起,即向台灣醫療體系敲門尋求合作,該集團在馬來西亞房地產的發展上有口皆碑,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達城(Bandar Sri Sendayan)城市計畫也是該集團的重點方針 ,包括住宅區、商業區、家庭式俱樂部、金群利環球院校(Matrix Global Schools)、「d'Sora」時尚酒店等,佔地面積共有640萬坪,地點位於距離吉隆坡國際機場約 40分鐘車程,積極打造達城成為別具一格的城市。 城中預計興建金群利環球醫療中心(暫名),希望導入台灣醫院管理模式與系統等,為當地及海外醫療旅遊的民眾提供國際化的專業醫療保健服務。 惟因過去時空環境未成熟等多方限制,遲遲無法順利達成合作。 好事多磨,在MET以醫衛產業合作平台模式,推動台灣醫療國家隊朝向海外落地發展,終於水到渠成,推動本案與台灣醫療體系的成功合作。 在全球後疫情時代復甦之際,期待藉由「金群利集團環球醫療中心」合作建置,成為台灣於海外落地醫衛產業的Demo site,將我國引以為傲的醫衛技術在地深耕,帶領我國醫療產業上中下游於新南向市場遍地開花。 出處:臺灣時報TAIWAN TIMES 【中時|王家瑜】
配合我國新南向發展政策,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在衛生福利部指導下,優先鎖定馬來西亞作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海外基地。本次由MET顧問郭守仁擔任召集人,邀集長庚醫療體系、高雄醫學大學體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組團前往馬來西亞,辦理「台灣醫療海外落地基地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首場合作簽約儀式於12日於馬來西亞IBIS KLCC 吉隆坡市中心酒店,由MET與Victoria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re Sdn.Bhd.進行「台灣醫療海外落地基地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會中邀請到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使洪慧珠、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長林凱民,以及台馬商會、醫衛產業等重要貴賓及代表親臨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MET執行長吳明彥表示,自去年度起,MET著手針對馬來西亞吉隆坡及檳城、泰國曼谷等數個海外醫院投資案進行深入評估,更有些許中東國家紛紛表達與台灣醫衛業者合作興趣;在基金會董事會與醫界專家代表多次討論評估下,今年度優先選定馬來西亞作為我國海外落地的第一站。 吳明彥指出,本合作案在馬來西亞拿督陳榮洲醫生局紳積極洽邀台灣機構合作下,以MET基金會召集台灣醫衛產業國家隊,結合陳拿督本身過去於馬國和台灣的經驗,期待藉由「維多利亞國際醫療中心」合作建置,成為台灣海外Demo site,將我國引以為傲的醫衛產業不僅在地深耕,也持續生根,帶領我國醫療產業上中下游,於新南向市場遍地開花。 本次亦辦理「2022台灣成功醫療體系發展分享會」,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鄭隆賓,帶來多場介紹台灣醫療管理及醫療技術全方位發展的精闢演講,藉以本活動交流,促進在座產官學各界菁英集思廣益,為台馬兩國合作發展路徑,發掘更多潛在的商機,碰撞出更美麗的火花。 出處:中時新聞網 我國醫療機構為持續培育醫事人才研究教育,設立醫療或手術培訓中心;建置完整的外科訓練資源,更重要的是引進、銜接全球新穎術式的發展,不斷精進醫師訓練模式。在衛生福利部指導下,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積極輔導醫療機構鏈結我國醫衛產業,將培訓中心作為我國醫衛示範場域(Demo site),成為國內醫產結合的最好的展示地。
在全球疫情下,產業遠距需求大幅增加,數位醫療發展與臨床服務的結合,更是促進醫療平權,達成全面健康照護的重要手段;有鑑於此,MET、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II)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攜手舉辦,邀請駐台辦事處共同推動智慧醫療國際交流與應用。 本次以「學、醫、產一條龍多元發展的長庚醫療體系」為題,吸引11國14位駐台代表及官員出席,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索馬利蘭、汶萊、芬蘭、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泰國、墨西哥、匈牙利、加拿大、英國,今(26)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共同參與,認識規模世界第一的醫療集團,其研究、臨床、教學、產業多軌發展的生態系。 本次交流活動中,主軸分享長庚醫多項具備前瞻性的醫療研究與發展,包括細胞治療中心、AI大數據中心、及臨床專利等先進研究成果,更分享國際醫療合作、醫師訓練經驗;同時實地參訪亞洲最大的質子治療中心、達文西手術訓練中心,以及即將於2023年3月開幕的「長庚國際手術訓練中心」。 MET表示,長庚積極於發展特色醫療訓練中心的設立,除了培育國內醫師醫療技術,更能吸引更多國際醫事人員來台學習,增加台灣醫療在世界的新亮點。活動中也邀請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雲象科技,分別向駐台使節實體展示智慧醫療設備運用、中醫養生產品及血液病理AI輔助判讀、數位病理系統。 資策會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加上完善的健保制度及優異的醫療服務,為台灣的智慧醫療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智慧醫療的跨域整合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等,透過醫療界與ICT人員緊密配合,運用AI技術輔助診斷決策、穿戴式設備遠距監測等,可降低醫護人力負擔,亦可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品質,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服務。 未來促進全體人類健康與福祉是全球共同的願景目標,如何促進國際合作以推動新科技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應用,將醫療服務帶入全新時代,是產官學研界共同努力方向,未來也將攜手將台灣智慧醫療推向國際舞台。 資策會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加上完善的健保制度及優異的醫療服務,為台灣的智慧醫療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聯合報|記者沈能元】
為將台灣醫療服務及技術國際化,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簡稱MET)今舉行「推動台日兩國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暨台日國際醫療交流研討會」,此為台、日雙方首次於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推動上密切合作,並針對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政策、科技醫療技術、數位醫療發表分享,促進醫療健康產業國際交流。 今天簽約記者會中,包括衛福部長薛瑞元、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等日本業界代表,親臨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MET為台灣醫療及健康產業專責推動平台,配合新南向醫療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2021年起,與日本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簡稱MEJ)達成海外聯盟合作共識,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撓 下,仍維繫密切交流,研擬未來台日醫衛產業合作策略模式。 台日雙方努力下今正式簽署「推動台日兩國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備忘錄」,面臨後疫情時代下,過往醫療服務活動與市場產業模式皆出現新的情勢與變化,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後,將共同努力建構台日雙方各領域的醫療互補機制,讓醫衛及相關產業鏈更密切連結。 今簽約活動更舉辦台日國際醫療交流研討會,針對台日國際醫療推動政策、尖端診斷治療技術服務現況與挑戰,以及數位醫療之未來與展望共3大主題進行探究,交流促進產官學菁英集思廣益,為台日兩國合作發展路徑,發掘更多潛在的商機。 出處:聯合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