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機構為持續培育醫事人才研究教育,設立醫療或手術培訓中心;建置完整的外科訓練資源,更重要的是引進、銜接全球新穎術式的發展,不斷精進醫師訓練模式。在衛生福利部指導下,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積極輔導醫療機構鏈結我國醫衛產業,將培訓中心作為我國醫衛示範場域(Demo site),成為國內醫產結合的最好的展示地。
在全球疫情下,產業遠距需求大幅增加,數位醫療發展與臨床服務的結合,更是促進醫療平權,達成全面健康照護的重要手段;有鑑於此,MET、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II)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攜手舉辦,邀請駐台辦事處共同推動智慧醫療國際交流與應用。 本次以「學、醫、產一條龍多元發展的長庚醫療體系」為題,吸引11國14位駐台代表及官員出席,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西亞、索馬利蘭、汶萊、芬蘭、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泰國、墨西哥、匈牙利、加拿大、英國,今(26)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共同參與,認識規模世界第一的醫療集團,其研究、臨床、教學、產業多軌發展的生態系。 本次交流活動中,主軸分享長庚醫多項具備前瞻性的醫療研究與發展,包括細胞治療中心、AI大數據中心、及臨床專利等先進研究成果,更分享國際醫療合作、醫師訓練經驗;同時實地參訪亞洲最大的質子治療中心、達文西手術訓練中心,以及即將於2023年3月開幕的「長庚國際手術訓練中心」。 MET表示,長庚積極於發展特色醫療訓練中心的設立,除了培育國內醫師醫療技術,更能吸引更多國際醫事人員來台學習,增加台灣醫療在世界的新亮點。活動中也邀請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雲象科技,分別向駐台使節實體展示智慧醫療設備運用、中醫養生產品及血液病理AI輔助判讀、數位病理系統。 資策會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加上完善的健保制度及優異的醫療服務,為台灣的智慧醫療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智慧醫療的跨域整合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等,透過醫療界與ICT人員緊密配合,運用AI技術輔助診斷決策、穿戴式設備遠距監測等,可降低醫護人力負擔,亦可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與品質,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服務。 未來促進全體人類健康與福祉是全球共同的願景目標,如何促進國際合作以推動新科技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應用,將醫療服務帶入全新時代,是產官學研界共同努力方向,未來也將攜手將台灣智慧醫療推向國際舞台。 資策會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加上完善的健保制度及優異的醫療服務,為台灣的智慧醫療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聯合報|記者沈能元】
為將台灣醫療服務及技術國際化,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簡稱MET)今舉行「推動台日兩國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暨台日國際醫療交流研討會」,此為台、日雙方首次於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推動上密切合作,並針對醫療健康產業國際化政策、科技醫療技術、數位醫療發表分享,促進醫療健康產業國際交流。 今天簽約記者會中,包括衛福部長薛瑞元、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等日本業界代表,親臨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MET為台灣醫療及健康產業專責推動平台,配合新南向醫療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2021年起,與日本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簡稱MEJ)達成海外聯盟合作共識,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撓 下,仍維繫密切交流,研擬未來台日醫衛產業合作策略模式。 台日雙方努力下今正式簽署「推動台日兩國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備忘錄」,面臨後疫情時代下,過往醫療服務活動與市場產業模式皆出現新的情勢與變化,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後,將共同努力建構台日雙方各領域的醫療互補機制,讓醫衛及相關產業鏈更密切連結。 今簽約活動更舉辦台日國際醫療交流研討會,針對台日國際醫療推動政策、尖端診斷治療技術服務現況與挑戰,以及數位醫療之未來與展望共3大主題進行探究,交流促進產官學菁英集思廣益,為台日兩國合作發展路徑,發掘更多潛在的商機。 出處:聯合新聞網 |
Archives
March 2023
Categories |